专访刘文奎:要先“看到人”,公益的力量才会被看见

2000年,刘文奎加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乡基会”)。今年已经是刘文奎在乡基会的第24个年头了,现在的他担任执行副理事长一职。 他兢兢业业,在公益行业深耕精耕,将现代企...


2000年,刘文奎加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乡基会”)。今年已经是刘文奎在乡基会的第24个年头了,现在的他担任执行副理事长一职。

他兢兢业业,在公益行业深耕精耕,将现代企业中已经成熟的机制引入公益领域,带着乡亲们把精耕细作的农产品推向市场,用“造血式”助农,让他们凭借自己的汗水和辛劳,有尊严地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博得一席之地。

在乡基会任职期间,刘文奎策划实施了“善行者”、“顶梁柱”、“童伴妈妈”、“百美村宿”、“善品公社”、“活水计划”等品牌扶贫公益项目;推动中国扶贫基金会建立了行业领先的公益资产保值增值机制,参与创办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社会企业“中和农信”。二十年来矢志助力贫困乡村发展,并成功探索出一套以村民合作社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乡村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农民合作社、产业扶贫和社会企业等有深入实践和思考。

“我们在不同阶段、新的领域面临不一样的痛点和难点,都需要我们团队不断提升我们的专业性。”刘文奎保持着十足的谦虚,在公益事业面前,他把自己放的很低。“公益要先‘看到人’,关注到、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困难,公益的力量自然会被看见。”

在和新京公益简短的对话访谈期间,他谈到如何将企业机制引入公益领域,不断摸索创新,又回忆起2011年,如何应对“郭美美事件”引发的行业信任危机。“聊到这些项目,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他说。

何为公益

新京公益:您如何理解“公益”?

刘文奎:从概念上来说,公益可以理解为公共利益。公益是一种志愿精神,发自肺腑,然后爱心才能延续。公益也是一种利他精神、奉献精神。尽己所能帮助别人,不求回报。

我刚刚加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时候,这个组织还叫中国扶贫基金会,所以我最初是从扶贫开始了解公益。到了贫困山区以后我们发现,贫困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非常大,山区老乡的生活非常困难。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一些行动切实帮助到他们,会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新京公益:如何理解第九个中华慈善日“崇德向善、依法兴善”的主题?

刘文奎:这两句话讲得很好。每个人都崇德向善,参与的人越来越广泛,社会的公益资源和力量才会越来越大,很多社会问题才能够得到解决,人人都去参与公益,社会也会不断进步。

但这并不是没有边界的,“依法行善”就是公益的边界。每个人对公益的理解不同,动机和方式方法也不同,这些都无伤大雅。只要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帮助社会,符合操作规范、遵守法律法规,那都可以放手去做。

新京公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致力于解决哪些社会问题?

刘文奎:在不同阶段,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侧重点也不同。2000年左右,国家的脱贫攻坚还没有完成,很多贫困地区由于资源短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有的地方孩子上不了学,人们吃不上饭,住房都没有,基本的生存的保障条件都很差。

因此,当时我们很多的项目设计解决的就是资源短缺的问题。建学校,给孩子们捐赠书包,买衣服,让孩子们上得起学;修路建桥,建卫生院和卫生所,让乡亲们看得起病。总的来说,这个阶段最大的特征就是基础设施方面投入更多,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尾声,我们开始进入到乡村振兴阶段,经历了解决“从有到好”的转型升级。比如“加油未来”“童伴妈妈”,通过提升乡村课程设计激发孩子们的能力,通过职业妈妈的陪护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等,寻找综合的解决方案。

谈到乡村振兴,“乡村空心化”和“老龄化”是两个绕不开的问题。在很多村子,五六十岁以下的人还属于壮劳力。在不断地摸索和经验积累中,我们总结了一套方法,就是在乡村可持续发展中首先通过农民合作社解决农户零散化的问题。

散户化经营的农产品在市场中是完全没有竞争力的。现在很多农业企业都是专业领域细分,进行规模化生产。与企业相比,个体农户单打独斗,自己全流程做整个生产链条,在市场竞争中毫无机会,只能把农产品以原材料的便宜价格卖给中间商,很难获得可观收入。

因此,如果要解决老龄化和空心化的难题,就要通过发展乡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让愿意留下来生活在乡村的人过得有尊严,增加土地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缓解年轻人口流失的状况,让更多的人回到家乡。

但这件事情是非常难的,尤其是转变农户的观念。多年来习惯了单打独斗的小农户,都有自己的种植方式和经验积累,未必会遵从一个“外来者”的合作社规则。但可以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引导农户们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把农产品变成商品,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

公益创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新京公益:能不能结合善品公社、富民车间等创新项目,谈谈您对于公益项目创新的一些看法?

刘文奎:我最想说的是,公益行业的创新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坦白来讲,我觉得公益领域的一些创新,是通过引入其他领域比较成熟的做法实现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比如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存在400年了,一诞生就迸发了强大的生命力,让最近400年的财富创造超越了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我们帮助农户增收,说到底是一个经济和财富创造问题,既然是财富创造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能以公司为载体去经营,整合资源,将成熟的企业机制引入公益领域,解决社会问题?

我们的“善品公社”项目,它的创新点就在于,项目实施主体由于公益机构变成了一个社会企业。通过成立社会企业,把农户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定规则、定标准,生产出来好产品推向市场,可以解决基金会机制下难以解决的问题。

比如,我们想帮助雅安名山的农民卖猕猴桃,但基金会不能开淘宝店,因为在法律边界内,基金会不能为商品背书。但是因为善品公社是社会企业,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也是基金会20多年来摸爬滚打所探索出来的经验。

新京公益:我们的社会更需要什么类型的公益项目?

刘文奎:我觉得好的公益项目有几个要素。

第一,好的公益项目一定是要回应比较大的、暂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社会问题,比如乡村空心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等等。

第二,能够有效解决社会问题。我认为目前公益组织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在探索模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了解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设计项目架构,提出解决方案。

第三,好的公益项目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项目方案能够得到社会力量的支持,这也是一个客观的价值佐证。

第四,关于公益项目的表达。在互联网公益时代,一个公正、透明的公益项目,需要有温度有关怀的表达,呈现好我们中国的公益故事。让公益项目背后的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被看到,被关注,然后才有机会被解决。

新京公益: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面临着哪些痛点和难点?

刘文奎:我们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的难点,现下面临的,是我们团队专业性仍有待提升。比如善品公社我们已经做了10年了,一年的助农成交金额只有几千万,但头部带货主播一天就能卖上千万,我们的规模还远远不足。

我做了20多年公益,市场化赛道对我来讲是陌生的。我们团队的成员很多也是从公益过来的,对于乡村产业的发展方向、面对完全竞争的市场,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大家出于对我们的信任,把善款交到我们的手里,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把钱花好”。因此,如何才能通过快速的学习不断精进团队的市场能力,依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

新京公益:怎么提升公益事业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刘文奎:首先,公益要“看到人”,关注到弱势群体的真正需求,耐得住寂寞,专注且踏实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大家自然而然就会看到公益的价值和力量,这是最核心的。如果用一些具体的指标量化公益事业的影响力,最本质的还是价值,规模体量、解决了多少社会问题、成效如何,这些是非常直接的。

“坚持就会改变”

新京公益:当下的公益环境里面,您认为还存在哪些不足呢?

刘文奎:首先是公益事业规模还比较小,专业度和影响力仍有待提升。公益组织是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组织形态,由一批专业的人聚集各类资源,解决社会问题。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公益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有专业门槛的职业。

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工作的20多年,我能够感受到,公众对于公益的认知是在进步的。我刚到基金会的时候,“做公益”是一个非常小众的概念,公众对公益还有一些偏见和误解。比如在公众的固有认知中,公益总是少数人的事情,比如富豪和企业家群体对公益的资金支持。再比如,专职公益从业者为什么还要拿工资,做公益难道不是“为爱发电”吗?

最近几年,社会整体的公益氛围越来越好。大家也认识到,公益组织需要专业的团队,公益从业者也同样需要拿工资谋生。我们不该仅仅用“奉献”“无偿”“志愿”给公益事业“贴标签”。让有能力的专业人士心无旁骛、没有后顾之忧地投入公益事业的发展中,才能形成知识的积累,让整个行业达到良性循环的状态。

与此同时,行业内部也有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因此必须建立法律法规和完整成熟的配套机制,以此惩恶扬善。举个例子,如何通过项目设计和执行,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受益?资源是有限的,如何将聚集起来的资源分配给受捐者,给谁、不给谁,先给谁、后给谁,需要非常清楚的规则和逻辑。

公正、透明、信任是对公益组织最基础的要求。无论善恶,要事事对公众有“回响”。公益组织只有保持信息透明,详实披露对于资源的使用情况、项目执行情况等,公众才能了解到整个过程是否足够公正,才会产生信任,而后才能链接、吸引并且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公益事业。

新京公益:数字化时代,如何更好的激发公益的传播和公众参与、特别是年轻一代公益参与?

刘文奎:互联网中一些新技术和公益传播手段的出现,让公益触达公众变得更加容易,这也是参与通道上的很大进步。记得汶川地震时,人们要给地震灾区捐赠,都要来我们基金会办公室去捐,或是拿着钱去银行排队捐赠。当时由于到我们办公室捐赠的人太多,我们用废了4台点钞机还忙不过来。而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在支付宝、微信上献出爱心了。

参与通道的进步,也让大家参与公益事业热情更高,“人人公益”、“全民公益”的理念也慢慢成为共识。公益不再是手握很多资源的人才能做,一个人只要有公益精神,愿意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谁都可以参与。只有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这个社会才会一天一天变得更好。

新京公益:您的公益倡导理念是怎样的?

刘文奎: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有一句口号——坚持,就会改变!

在郭美美事件之后,我们工作人员也受到了很大挑战,质疑和不被信任的声音越来越多,很多同事对自己的工作价值产生了疑问,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和自豪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我们内部展开了一次大讨论,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虽然当时的公益氛围和环境不那么理想,但是如果我们都离开这个行业了,没有人坚持做公益了,可能我们发起的帮助农户、救助孩子的项目就无法延续,他们就无法得到支持了。

只要他们还有需要,我们就应该坚持下去,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到。只要我们坚持去做正确的事情,让受助者得到帮助,让捐赠人看到成效,偏见和误解就会被冲淡,甚至消弭。公益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坚持,就会改变!一切都交给时间。

新京报记者秦冰



相关资讯